观焦点:谁在诋毁爱情

2023-02-15 16:54:51   来源:what to wear

按照惯例,这篇是情人节小作文。


(资料图片)

每年都很期待写这篇文章,可以放肆地倾诉和挖苦自己,挑衅自己,把日常忙碌里没有机会说出的关于爱情的话都倒出来。

这篇文章的主题很明确了,关于爱情以及其他。

#谁在诋毁爱情 what‘s wrong with love 首先我要用“我本位”的思路“调查”和阐述到底「谁在诋毁爱情」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碎碎念。

事出有因,近两年时不时就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部分网友在女明星传闻下面留言说,“美女好好搞事业,不要恋爱”,好像恋爱有什么大毒;也总不乏一些人在社交网络上以一种坚定且自信地姿态大肆宣扬,“女人就是要搞钱”;当然还有一类更主流的论调是“女人千万不能恋爱脑”。

啊,我好希望自己快点进入恋爱脑的状态。真的是旱的旱死。

罗列的那些论调呢,若是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加上具体的限定修饰词,都是有道理的,但就这样粗糙剪短地大声喊出来,好像哪里有点问题。是腔调?还是逻辑?还是说话人的意图?难道是爱情的错吗?人一生短暂,遇到心仪的人难道还不能沐浴爱河啦?

如果一个年轻的女孩表现出对爱情的执念,那人们会说“女孩不能恋爱脑“。如果一个有点年纪的女人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有人会说她desperate,一把年纪了还抱着幻想。在某些人的轻巧话语里,似乎“女人不坠入爱情”已经成了另一种政治正确。 怎么没人这么说男人?

因为在过去的观念里,女人总是跟恋爱和结婚绑定在一起的,一个女人的天职就是结婚生子。可是那是过去的观念,非常的过去,如今的女人为什么还要为自证而活,爱情也好,独身也好,都不应该再为任何一种世俗的观念埋单。

爱情也从来没有做错什么,是有人在误写它的概念。

好像一直有问题的都是人性,而不是情感本身,明明就是很珍贵且美好的事物,却被描绘成了毒药。错的是盲目陷入恋爱关系的匆忙,对秉性的败坏的视而不见,害怕改变的畏惧,对结束这两个字的恐惧。 这世间行事的通用法则无非是,一双识人的眼睛,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持自己内心的能力,还有开始的勇气和结束的果决。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东西,去经历世事,从而体悟自己的边界,练习这些朴素但行之有效的能力,终究惠及的不仅是一段感情,而是一生。

不久前,Bill Gates被记者问,是否还期待新爱情?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我又不是机器人!”

67岁的Bill Gates都需要爱情,作为普通俗人的我们怎么就不能渴望一下爱情啦。

在中文的语境里,爱情的描述越来越少,但社交网络“恋爱”却很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搞cp是可以变现的,也不能怪谁,毕竟大家确实爱看撒糖。当然也有很多可爱的恋人们,他们多是没在四处发糖,他们的爱在长长久久,日出日落。 爱情没有做错什么?出问题的是人性,还有现代社会中迷茫又浮躁的情绪和自我,我们漂浮如那些细小的微尘,无处为家。

记得韩炳哲在《妥协社会》里聊到了现代社会对「痛苦」的畏惧:

痛苦即密码,它藏有解读当时社会的关键信息。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

我们真是对「痛苦」的忍受能力越来越差了,这可能要归功于阿类药物,身体疼了有药吃,心疼了可怎么办。于是无情便成了一种选择,可以伪装成对爱情不屑的模样,标榜财富是不会背叛你的,如此活成空落落但不痛的模样。 有些人因为一无所有才拥有了安全感。 没有人愿意去挖掘「痛苦」的意义和美学,这几乎是人类的本能。 当你真的赚了一些钱之后才理解到,钱是工具而不是终点。固然工具无限重要,但人想要活得宽广永远不能忘记意义真正的模样,那是有关于自我的探索,有关于你是谁,你想要到哪里去。

亲密关系就是一面镜子,让你在他者的眼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黑暗和狭隘,看到嫉妒和贪婪,在经历中不断地找到自己和边界去建立更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活。

有两种类型的人比较容易被我们看到,第一种是因为害怕受伤而畏惧亲密关系,不断陷入短暂亲密中的人。第二种是不知道是对于恋爱这件事有惯性,还是只有在恋爱中才能感知自我存在,他们不停地在恋爱。

更多的人,没有在恋爱,也没有在分手,他们只是顺其自然地活着。

我也是。

一度我在情欲和智性之间迷茫,怀疑自己不够女性主义,也如上野千鹤子的书写,也如Luce Irigaray的书写。当你读了更多的书之后,你会发现在英语为主体的世界里人们依旧在不断地书写爱情和情欲,乐此不疲,甚至以此为媒介去探讨哲学, 于是你也会开始向往充满神性和诗意的情爱,爱情,以“二”去爱,去抵达生命的丰盛之地。

情欲不死,生命丰美。 那天雨夜,我步行去吃饭的路上,无意间听到迎面走来的男女的对话。 女生埋怨的口吻道:“我们怎么能想得完全不一样?” 男生则无比平静:“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 女生不耐烦地打断她:“算了算了,电视不要了,那堵墙也不要了。” 然后他们就走远了,我无意探听别人,但话是自己钻进我耳朵里的。你看,男人女人那么不同的生物,还要拼拼凑凑在一起生活,那不是神话是什么。 爱有能使“性冲动转化为精神激动”的能力:“表达出来的爱欲,代表着对其他个体生命形式和社群组织的革命性的渴望。

是的,它维护着人们对未来的忠诚。”

——韩炳哲《爱欲之死》

《火山挚恋》

#去年的故事 about last year

时不时也跟朋友开小会,汇报彼此的dating进展,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毫无进展。也有积极的朋友使劲给我介绍人认识,但……多数都不在上海。还记得我去年写的吗—— 「上海没有爱情」 ,我依旧是这样认为的,说这样的话的时候甚至觉得对不起上海,而不是上海对不起我,因为我也会反思,这么繁华的城市里,这么多人和社交活动,也许没有恋爱,真的是我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想法很危险。需要强行、立刻给自己洗脑,不不不,怎么能是我的问题呢,我绝对没有问题。

在我的世界里,爱情与我的关系,就好像我和那些上海最昂贵的fine dinning的餐厅,也不是舍不得吃,可想约的时候约不到,试了几次还是约不到,于是就懒得再约了。也不是特别想吃,但心里总有个念头——早晚我要吃到你。

念头在,行动懒惰,就是我的现状。

去年焦虑了整个夏天,来到十月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还有两个月这一年就要过去了呀,于是决定出“洞”给自己制造一些回忆,于是打开了dating app,现在分享给大家十月的两次“约会“经历: 初印象是一个单纯的男人,虽然没什么火花,但依据过去的经验,我说服自己不要一开始就拒绝去认知一个陌生的个体,于是继续见了几次,不讨厌也没多喜欢。

因为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正直并且尊重女性的人。后来我才从细枝末节里拼凑出了更理智的意识,原来他是通过跟我的交谈伪装成了我会感兴趣的模样,而实际上他撒谎了,只是撒谎才能成就伪装。 这是个成熟的男人,跟我一样有在bay area工作生活的经历。相见很是随意,聊到中段我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破碎的成年人,但不知怎么后来我们就把初见变成了一场辩论,就社会议题、女性主义还有各种ideology争锋相对地谈论,一点儿没有粉红泡泡。

尽管意见不同,但两个人都得体礼貌,最后聊到我都累了,准备散场的时候他说“don‘t worry, I definitely will ask you out again”,当时真想回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就还想见到你,但我只是回应了得体的微笑。后来他约我的时候,我回复他“not necessary, good luck with you”。

我以为自己喜欢这种激烈的智性交流,但实际上这前面还是需要很多很多的限定语,比如我们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确认了彼此的兴趣,也比如我们除了差异还是存在许多共识。两个人都多多少少破碎着,也都有巨大的ego,这些都扼杀了可能的浪漫。

回忆结束。哦其实还有一个人,但那个人的故事过于精妙,我是决定晚点写进短篇小说里的,所以先私藏着。

只是越来越坚定的相信,成年人多少都自己残缺着,但想要把爱情当药是行不通的,人要先自己健康起来。人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很难施爱,只想着索取。

有时候觉得成年之后到25岁的自己像个假女人,不自知地迎合社会需要的、所谓的有魅力的女孩的形象,那时候我不太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我开始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甚至是挑战他们的观点之后,我的爱情也开始枯竭。

有人说“在女性身上,性和智识难以共存”。

我不想认同这句话,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认可着它,于是在实际的行动中,那些微妙的潜意识一直让我远离那些人的谋求,而陷入孤寂中去寻找我渴望的智识。

但我也想要用尽全力去证明,在女性身上没有什么是不能共存的。能否实现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有去对抗的决心。

#属于我的现实 back to my reality

昨天看Rihanna超级碗中场表演几乎看到泪目。原来有人可以真的像女王一样活着,怀孕对女王来说并不是束缚,你看她竟然能一边抚摸自己的肚皮,一边唱着「Bitch Better Have My Money」。 她用一场表演打开了枷锁,怀孕也并不能阻挡女人成为王。

最近爸妈要离开上海一阵子,突然家里变得只有我一个人了,而我并没有像我俏想的那样立刻陷入狂欢中,也没有像小时候爸妈出门后,一个人在家里狂欢。

我只是很安静的待着,听着podcast东摸摸西蹭蹭,然后就是看书和写字,甚至没有欲望看电视,更没有提起精神打开任何一个颜色的dating app。

我总是有办法说服自己,要「耐得住寂寞」,于是就回到以前那种一个人寂寞的状态里,接着就爆发了灵感开始敲打键盘。这么看来,没有爱情,真的是我活该。

最近也开始想要养小猫小狗,那是我想要施爱的心,也是我对依赖感的渴望,但是因为之前找找的离世,现在更想要领养不想购买,所以一直在等着那个跟我的梦中情狗相遇的时刻。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等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如果到时候我没有做到领养,希望大家不要道德审判我,我也只是想要一只心仪的小狗。

想要给它很多很多爱,来换取一些爱。

《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

还有一则新闻,没有深入了解太多,听闻许是自由恋爱,只是大家更在乎的是「身份」。不知全貌,无法分辨,也没打算加入任何一种论战,对审判别人的私生活兴趣缺缺。但总感觉我们的社交网络里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超道德,在阻止人类探索情欲和爱情,但网络的另一边却盛行“擦边”。网络上要求别人的“道德”和现实的鸿沟好像科罗拉多大峡谷那么深。

巴塔耶说过一句可以算是惊世骇俗的话: “所谓色情,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你大可不必认同这句话,但稍微想想背后的逻辑和现实,想想就好,想想。当美剧里都在播《女大学生的性生活》《性爱自修课堂》《好想做一次》,我们呢,每个人心里一杆秤。 爱情和情欲都是属于人的基本权利。

这个世界过于现实,而我还是想做个理性又浪漫的「hopeless romantics」,那跟恋爱脑可不是一样的概念。没有想要过誉爱情的意思,更不鼓励盲目地陷入「关系」,但也不认同那些对爱情的诋毁。尽管我如此单身single af,还是想要捍卫爱情,觉得那是一条人可以从渺小通向宇宙的路 (one of) 。

重要的甚至可能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人在爱情中的样子。

“爱情的发生有如小小的死亡,恋爱中的人有时也会得享一点小小的安宁。

——《恋情的终结》Graham Greene

尽管我懒惰,尽管我左右徘徊,但我依旧渴望爱情的发生,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探索自己、爱人、以及情欲,这就是属于我的现实。 要知道虽然我没有他者作为情人,但我有自己这个终生情人,所以我一点也不悲伤。

情人节快乐,我的情人们。

标签: 社交网络 我的问题 的世界里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