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立秋“贴秋膘”习俗起源的文化误区

2023-08-07 20:43:09   来源:观察网

​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文化一方习俗。我国地域之大、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当然,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兼容并举,形成了既异也同的民间生活习俗和礼仪规矩,使中华各民族的习俗逐渐趋向了一致或相近……2012年《环球时报(英文版)》曾经针对此话题采访了艾君——

(旧文再读)


(相关资料图)

“贴秋膘”实际是满族生活习俗

——对立秋“贴秋膘”民间习俗文化的刍议

○艾君/文

立秋了,网上秋天的话题也多起来了。“你贴秋膘了吗?”“贴秋膘”似乎也成为网络上许多年轻人倍感兴趣的话题。一位南方网友曾问起博主艾君“何谓贴秋膘?为何我们这里没有老人提起?”这让博主艾君产生写篇博文谈点看法的想法了。

记得2012年,《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在采访艾君时,也提起了“贴秋膘”的话题,曾让俺谈谈“贴秋膘”这一习俗的来历以及各地的不同。艾君曾对此习俗谈了些自己浅显的见解和思考。

立秋,预示一年中第二个忙碌季节到来

立秋在我国民间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视的节气之一。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天气渐渐转凉,秋作物开始收获,瓜果栗子枣开始上市,过冬小麦也将开始播种,可以说是立秋也预示着一个忙碌的季节的到来,也由此在民间产生了许多民俗事象。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等农事俗谚。也有“贴秋膘”“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这些都集中反映了秋天的到来,对我国农事以及家生活的深刻意义。

可以说,秋天与春天一样是个忙碌的季节。

“贴秋膘”实际是满族的一种生活习俗

这些年,随着民俗热,进入秋季后,“贴秋膘”“啃秋”“咬秋”等民俗话题也不断见于互联网。有学者、专家把“贴秋膘”与“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混为一谈,其集中表现在“贴秋膘是我国过去民间流行的立秋后生活习俗”,常常讲到“贴秋膘”也叫“啃秋”“咬秋”等。艾君认为,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解和误区。

艾君认为,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与“贴秋膘”时同而意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在全国流行地区较为广泛,而“贴秋膘”习俗而流行于过去的长城周边的北方地区的生活习俗,影响于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贴秋膘”这一习俗和叫法尤其在老北京、河北以及辽宁等满族人居住较多的民间较为流行,而在其他地区并不流行,也很少有人知晓。据博主艾君个人观察,这一习俗应起源于我国满族,而流行于过去的长城周边的北方地区的生活习俗,其影响于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按照民间认识,“贴秋膘”最典型的解释就是进行“食肉进补”,通常会吃一些如猪肉、牛肉或鱼肉等肉类来补补身子等,这正是满族人的饮食习惯和过去对饮食文化的认识。满族饮食习惯尤喜食猪肉,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在满族流行的民族食谱中,就有中秋应景菜——清炖圆菜、贴秋膘、吃螃蟹、爆烤涮等说法和内容。

至今,在我国辽宁省满族、锡伯族聚居区民间,立秋到来之际,人们把“贴秋膘”作为立秋到来的重要习俗延续着,让立秋的民俗薪火相传,让立秋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贴秋膘”与“啃秋•咬秋”等习俗时同意不同

为何“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与“贴秋膘”时同而意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在过去,北方民间老百姓常说,“没有膘子难度冬”。就是说,秋天已经来临,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夏天“苦夏”(注:清朝时,在满族居住较集中的北京、辽宁和河北一带民间就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叫“苦夏”),你要抓住秋天,补一补张点肉。当然,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生活习俗。可见,那时,我国民间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吃肉。而以“食肉进补”为内容的“贴秋膘”可以看作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保健营养标准方法。

“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流行区域较广,不仅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而在长江流域一些地区也都有此习俗流行。

“啃秋、咬秋”等民间习俗,主要在于品尝秋季的美食,主要是瓜果栗子枣等果品,是一种秋天“尝鲜”习俗。当然也有,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的民间说法。例如,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在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但“贴秋膘”之俗,主要是“以肉贴膘”。

立秋“贴秋膘”之说因何近些年广泛流行

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对一些非主流的、个别地区旧时民俗事象,往往很少有学者去研究起源问题。即便有人做了,挖出来的东西也往往缺少科学性,也许多带有个人偏见。所以,当今许多习俗追其起源来自史书不多,而多来自民间故事、传说等,这说明有一定编造痕迹。

而今的“贴秋膘”等民族习俗之所以广泛流行于媒体,得益于一些满族有影响的文人出版的作品和接受的访谈节目广为传播。据艾君观察,实际上,当今流行的许多旧俗与满族习俗极为相似。或许因为清朝统治中华期间,重文轻理,贵族们喜吃喝玩乐、琴棋书画,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化人士,也写就了不少有社会影响的文化作品,再加上近几年清戏的大量拍摄并广受欢迎,让满族一些习俗得以广泛流行。

因此,当今许多民间习俗受满族习俗文化影响之深。此外,今天,在我国“贴秋膘”、“啃秋、”咬秋”等立秋习俗重新复苏起来,主要还是得益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有年轻人也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好奇心态,更有一些商家营销启动的需要所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形成了一方习俗。应该说明的是,民俗是具多元性、兼容性和发展性的。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往往属于这个民族或者方水土的民族地域的文化标志。中华地域之大、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当然,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出现过许多次文化大融合,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兼容并举,形成了既异也同的民间生活习俗和礼仪规矩,使中华各民族的习俗逐渐趋向了一致或相似。所以,一些习俗方式的归属地的考证很难达到准确。

以上是愚翁艾君针对“贴秋膘”习俗的来源以及其特点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立秋“贴秋膘”流行追源及社会意义

那么,起始于清朝的立秋“贴秋膘”习俗,为何仅仅在北京、河北、东北等一带北方民间流行并延续呢?其传统习俗的社会意义呢?以下谈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艾君个人认为,一是从农时讲,在我国北方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提醒人们要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因此要以肉贴膘有劲好农忙;二是从文化讲,一般我国民间以唐朝、元、清等朝代为代表,倡导以胖为美、为健康,秋季是繁忙季节,吃好喝好既可防病又可提升健康;三是从生活环境讲,长城内外的北方冬季严寒,贴秋膘为了抵御即将都来的冬季,度过漫长的冬季,因此,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当然,“民以食为天”,人们也忘不了品尝秋收的美味佳肴。

对于传统意义以“食肉进补”的“贴秋膘”习俗,有保健专家也曾指出,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不过,艾君认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变,今日的“贴秋膘”习俗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为“食肉进补”之意,在一些地方或者年轻人心中,更多是把其当成一种社会节日文化,一种节日表演文化或者一种节日食俗形式、一种商家营销手段而延续存在。

民间习俗的形成脱离不开一定时代人们的劳动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质量的要求,所以,一种民间习俗形成和发展是也是具有一定时代性的。在时代发展变革中,一些旧俗会伴随着时代进步和文明发展需要或延续或摒弃或与新习俗兼容并举。从当今科学发展角度看,立秋之后,“贴秋膘”习俗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在饮食习俗上,应该讲究科学。

我国还存有一些旧风旧习,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精华,有科学的,也有愚昧的;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对现代化建设有启发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也有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约束、阻碍作用的。对待民俗文化要讲科学,批判吸收。

艾君曾经说过,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是具时代性的,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带有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影子,民俗文化也不例外,也具时代性。一种民间习俗的形成发展,离不开这个时代劳动生活质量或社会发展质量。实际俺所讲“民俗与生活质量”,即指一个民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生活质量如何可从其习俗中反映出来;同样一个民族的民俗优劣往往也折射出其生活状况。民俗是具多元性、兼容性和发展性的,旧俗也许会随民族文明进步、发展而发生变革。(作者系文化学者、民俗学家艾君,2014年8月8日草于北京天为堂)

以下是2012年8月31日《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沈丽丽采写的《贴秋膘了》一文,划线系艾君一些观点。

环球时报(英文版)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